领取丧葬补助金的条件

要想领取丧葬补助金,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只有参保人员的家属才能领取,没有参保就无法领取,这是前提,因为钱是养老保险基金发放的,不会给非参保人员发放遗属待遇。

2、因病或非因工死亡。

到哪里领取丧葬补助金?

除了丧葬补助金,还会有抚恤金,这两笔钱都是去当地社保经办机构领取的。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去当地的社保局,或者去当地的政务服务大厅的社保窗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在当地乡镇社保所办理。

需要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死亡证明、与死者关系证明、户籍注销证明或火化证明、银行卡等。

比如河南规定,参保人员死亡之日起6个月内,持户籍注销证明或火化证明,到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注销手续,申请领取丧葬补助费;超过6个月未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注销手续的,不得领取。15个工作日内将丧葬补助费发放到位。

新丧葬费补助标准是多少?到哪里领?

丧葬费也叫做丧葬补助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丧葬补助金标准是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标准不是每省都有,因地而异。

丧葬补助金的概念和分类

丧葬补助金,是指为了减轻职工家属因办丧事而增加的经济负担,给予的一次性补助。

目前,丧葬补助金主要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每省都有,已经实现全国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各省正在陆续建立中,尚未实现全国覆盖。

丧葬习俗的“烧七”“犯七”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然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一些丧葬礼仪还是依然流传。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葬后的“烧七”和“犯七”。

通常情况,死者下葬后的第三天要去坟前烧纸,这叫“服三”。其目的就是死者已经入土为安了,由于埋葬后还要回去照顾所有参加葬礼的宾客,二天的时间也打理的差不多了,于是第三天也称“服三”,去到坟墓旁再培土圆坟,这也是对过世之人的敬重。

“烧七”却不同“服三”,所算的时间也不同。“服三”是下葬之日算起,也就是中间隔一天的时间就是“服三”;而“烧七”是死者死亡之日算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按丧事习俗,“一七,二七”以女儿、儿子为主。“三七”则不然,俗话说“女儿不管三七二十一”,因此,“三七”时出嫁的女儿就不来“烧七”,要由死者的儿子、儿媳为主;“五七”最大,不但儿子、女儿去上坟,而且堂兄弟姐妹也要到场,这也是亡者下葬后的又一次象征性的礼仪活动了。丧主家等客人祭祀回来要做饭菜款待客人,以示尊重,以后的六七,七七客人就不用来了。

所谓的“犯七”就是以农历推算,在“烧七”进行时,正遇到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些日子重合,就叫“犯七”。常言道:“犯七受罚,阎王打他,无处藏身,躲在莲花盆下”,因此,在河南很多地区有了坟头上放莲花盆的习俗。

当然,这也只是象征性的,莲花盆就是用纸做的盆和莲花,在“烧七”遇到“犯七”的日子,把莲花盆放在坟头。人们认为,这样亡者就能躲过一劫,免去灾难而不至于受罚。这“犯七”的做法虽然有点迷信,但也是人们对过世老人的一种孝道心理,免得过世的老人在阴间受罪。

“七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尽七”,七七已过,后面的祭祀活动就是“百日”,一周年了,过了三周年亡者的丧葬礼仪才算正式结束。